一颗种子,一个芽,一棵小树,开了花……这是成长,这是希望。
一颗种子,一个芽,一棵小树,开了枝……你们猜,这是什么?
我猜不到你们猜的是什么,但我知道,答案不只一个。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颗种子却未必有一千颗不一样的小树,因为一千个园丁可能却只有一种栽培方式。
近日,网上一篇名为《“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震惊了全中国父母》的文章大火,人们疯狂转载。
文章讲的是,一对优秀的夫妻为了让他们的“笨”女儿变成人中龙凤,不惜一切代价,最终在他们以为如愿以偿的时候,这个从小唯命是从的女儿受不了这种一直被赶着、被强迫待在不属于她的世界里,从单位21楼飞身而下,当场身亡的真实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想很多家长都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她对丈夫说,咱们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优秀。”你是否也曾或者正在给孩子这么高的定位?
“为了让女儿聪明起来,刘毓成了各种脑保健品的忠实拥趸,每天逼着素素吃各种补品。”你是否也曾/正寄希望于这种激进的方法?
“她把女儿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请了各科家教对女儿进行一对一辅导。”这是否也是你曾/正对孩子做的?
“刘毓借机向校长提出:这样对素素有成见的班主任,不适合做我女儿的老师。这件事我可以不向教委反映,前提是把素素调到高一(六)班。高一(六)班是尖子班,就这样,本来就跟不上进度的素素被调到了尖子班。”你是否也曾为了让孩子挤进尖子学校、尖子班,做过类似的努力?
“刘毓托了各种关系,将素素弄进大连一家专事海事官司的律师事务所。”你是否也为孩子铺好了路,想让他能够闯进更优秀的阶层?
是的,单摘出来看,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孩子好,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呀!而且可能很多家长也已经通过这些方式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但真的有用吗?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每天逼着孩子吃各种补品。学习成绩没有上去,孩子却早熟起来,小学四年级就有了初潮。最后医生强烈建议停止了对女儿的“健脑工程”。
——请家教的结果很显著,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素素破天荒地考了个班级第一。素素被老师当作班级里的“黑马”选去参加全区的智力竞赛。竞赛中,素素居然一次抢答器都没有按上,因为她还没听懂题,其他的同学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刘毓用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为素素请来大连市数一数二的各科家教老师。到了最后,素素被训练成只要一看到试题的前半部,就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每次考试,都能取得班级前五名的成绩。可是,上高中的第一次月考,素素居然门门不及格。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素素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第一个学期结束,素素是全班唯一一个高数没及格的人。
——事务所举行展示才华、增强人脉的圣诞Party,可当主持人点到素素时,她尴尬地站在台上,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可以展示,最后,她给大家背了一首唐诗才解了围。素素明显感觉到,打那天开始,她彻底沦为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人。
难道,这就是家长们所认为的成功吗?
家长们一步步为孩子的精心安排,不过是自己以为的成功之路,不管孩子的想法,一股脑儿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一味地替他们作主。可是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不是别人怎么成功,同样的方法就也适用于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你以为对的方法,其实是害了孩子!压制了孩子的天分,硬拖着孩子往不适合他的方向发展。或许你的孩子本应是个钢琴家的。
把别人的一条成功之路,当成了唯一的成功途径,甚至已经变相的把别人成功路上的一个小站,当成了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达到的终点。你们忘了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了吗?不就是希望孩子以后可以生活的更好、更快乐吗?家长们,醒醒!你们已经偏轨了!
在教育的路上,可曾听听孩子心里的话?
在后来写的一篇日记里,素素回想起小学竞赛的事心里感慨万分:我反应慢,在团队活动里总是拖后腿的那一个。可是,妈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她总认为她和爸爸都是精英,按照基因遗传,我怎么可能不聪明?所以,父母能干并不一定是好事,我不快乐,他们也活在辛苦当中。
毕业前的散伙饭,素素的发言让很多同学红了眼圈。“毕业了,大家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了。而我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这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这些都是这个“笨”女儿的心里话,句句都让人心疼,或许这也正是你们孩子心里的话。他们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到了崩溃的边缘,可父母们却一直忙着拉着孩子向前冲,从不回头考虑下孩子的感受,看不到孩子的痛苦。
几天后,这个”笨“女儿的妈妈才在自己的邮箱发现她自杀前发来的一封邮件,内容很简短:
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看到这个孩子临终的这段话,我的心很疼、很酸。难道这就是家长们想要看到的结局吗?一定要要等到后悔莫及的时候,才能发现、承认自己的方法错了?可那已经太晚、太晚了。
家长们请反思: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对孩子好的?
家长们不就是希望孩子幸福吗?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什么成绩、名校,一点都不重要。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可是,家长们偏偏让孩子去够那根本不属于她的高枝儿,结果,孩子最终会从不属于她的高处摔下来。
所以,真正对孩子好的教育应该是能够让孩子全面发展,自由探索、发现自己的特长,方能让孩子成为最棒的自己。同时,培养健康、积极、阳光的心理和性格,更是让孩子走向成功的必备课程。在这方面,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确实非常成功。
以欧洲顶级教育强国,西班牙为例:
西班牙全国有77所大学排名世界前500 位,这里还有享誉世界的三大商学院,这里的大学教育高于英国、德国。但在西班牙,所有学生在16岁之前的教育全部免费,高考采取10分制,只要达到5分以上,全国60%的大学都可供选择。
这里没有激烈的竞争,只为给每个孩子更多更好的机会。这里的孩子不用像中国的学生一样拼了命的学习课本知识,就可以轻易的考入比清华、北大世界排名还靠前的世界顶尖大学。
西班牙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幼儿园教育是西班牙教育的第一个步,这个时期他们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跟别人和其他孩子相处,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观察家庭、自然和社会环境。为保证教育质量,法律规定,西班牙幼儿园的班容量只能在18人—25人之间。
他们的小学主要是进行语言发展的培训,此外学习一些美术和基础数学知识,认识自己的环境,注重卫生,锻炼身体。小学的班容量不能超过25个人。
而在中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还有准备他们将从事的工作以及决定将来参加职业教育还是高中教育。
西班牙的高中只有两年,目的是让学生准备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或者参加工作。这个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们的研究能力,分析现代世界的能力,提高他们母语和外语的水平,提高学生身体的素质,提高他们欣赏音乐和美术的能力。学生上高中的时候,老师会鼓励他们自己学习、跟别的同学一起学习,还要知道怎么用最合适的研究方法展开论文。
孩子的成长,对父母来说应该是种欣慰而不是种负担。学习,对孩子而言,应该是种渴望而不是种折磨。哪怕环境不允许,我们也该为孩子去寻找能够让我们的孩子轻松快乐的成长的环境!
西班牙拥有悠久的大学传统,文凭得到国际公认,现有100多所大学及300多所专业高校、研究...
一家三代获批,畅行申根国 准现房